科二科三

shicao
首页 > 科二科三 > 正文内容

科目三登上晚会,凭什么被全网骂?

admin1年前 (2024-05-14)科二科三2687
xiangqing_quan_01.jpg

责任编辑风险提示

社会公众号副主编(ID:new-weekly)

作者:默默

科目三早已火了,但没有想到卢瓦松很久,火出显景效应,一直火到电视节目文艺晚会T台。

在最近曝出的不少地方性台春节文艺晚会排练路透社里,网民无意间地发现了科目三的踪影。

“科目三要上文艺晚会”的揶揄一语成谶,早已Q1518A文艺晚会的听众,心痛地TNUMBERKC,当今世界终于癫成了想像中的样子。

科目三从落伍的话亲笔库重回热搜,社会舆论一下子炸出了锅。

“想把电视节目砸了”“悬着的心彻底死了”“濶濑助人为乐在文艺晚会上跳科目三啊”……

那段现代舞,又毫不留情享用了一把双色的苦涩。

地方性台文艺晚会上出现了科目三/互联网音频截屏

作为一种动植物现代舞,科目三从城北开始破圈,以堪比的气压,旁逸到各式各样公开场合里,从英国皇家芭蕾舞到国际凯尔特,从音乐厅到现代舞学院,当今世界几乎成了花手率领的巨大摇子。

同时,它也多次重复着此前所有社会摇的宿命,既被仿效,又被鄙视。

小双侠的左右摆胯散播度再高,也不能正式成为公用审美观的代表,“丢人丢到文艺晚会上来了”。

在讨论区则,虚无是它的恩典

各式各样版的科目三/聚润截屏

它的俗法很常见,强劲的快放版《一笑江湖》BGM,佐以索性的动作,很容易仿效,带点诡异的选曲在听觉上紧紧抓住目光,跳起来又成瘾,于是迅速占领短音频,摇身一变正式成为捷伊新一波互联网模因。

病毒式的散播是它的又一重罪。

人们会频繁刷到它,就像刷到复制粘贴的热梗,我看了、我笑了,但并不代表我喜欢,厌倦感接踵而至,紧接着批评立刻涌上来,“到底是什么人在喜欢科目三啊”。

互联网充斥着空荡的回音,没人起立,只有相关音频的播放量仍在保持飞涨。

科目三荣登文艺晚会T台,猝不及防给了互联网原住民们一个小小的散播震撼,这似乎突破了许多人的审美观底线:

短音频上跳跳可以,走上春节T台不行。

科目三,怎么红的?

讨论科目三配不配上文艺晚会之前,先看看它是怎么走红的。

最开始跳科目三的人是谁?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,尽管它的历史并不长,但起源路径早已被杂草覆盖。

虽然科目三已经在互联网上火了相当长一段时间,但对于更广大范围的受众来说,前段时间“有组织、有计划”地跳科目三的海底捞,是引爆它的线索。

火锅店打工仔们傍着一身好筋骨,利落地甩动脚腕,从门店扭到了短音频热门。

谁能想到紧随其后,严肃舞者们会成批地跟在动植物高手身后,整齐划一地跳起这门绝学。

它就像蹿火的炮仗,一下子奔腾四方,劈里啪啦烧到现代舞名家的T台上,甚至能在芭蕾舞舞团娇俏的天鹅舞裙、兵马俑铁甲铮铮的仿制战袍身上看见它摆动的灵魂。

跳科目三的天鹅/bilibili@青蜂侠-Bee

事到如今,“科目三”一词与它本来归属的驾校和驾考,早已相去甚远。

一时间,科目三正式成为舞剧谢幕常客,从《伯牙绝弦》到《杜甫》,这边厢披挂着绫罗绸缎,那边厢穿着高髻纱帽,但不妨碍科目三的配乐骤然响起,整齐而游刃有余地给了观众一个突破次元壁的彩蛋。

跳惯了K-POP的韩国学生,灯光一暗就熟稔地摇起花手,在流淌着偶像刀群舞般训练有素的血液里,把科目三记得滚瓜烂熟,音频传回来积攒了4.8万赞,评论区辣评这是“抖POP”。

占领韩国校园T台的科目三/bilibili@囡囡爱吃大瓜

从小城北一路狂飙突进到国外,很难再说它是小打小闹的隐秘狂潮了。敲锣打鼓地,小镇青年突然干了件生活方式输出的大事。

只不过,在中文互联网上,这种病毒式散播也引来部分非议:“有没有人来管管啊!”

网民对科目三上T台并Q1518A好/微博截屏

隔着网线,科目三触碰到了网民并不想触碰的审美观痛点。

它痛在“虚无”“土味”“自嗨”,带着浓浓的杀马特气质,似乎没有多大审美观价值,一举击中多巴胺分泌总开关。

文辞蹩脚的古风歌曲一响,精神小伙就闭眼摇,它只能做互联网的笑料和谈资,登不得上档次的台面。

科目三不归属于任何正统现代舞艺术门类,不像古典、爵士、民族、芭蕾舞、凯尔特,有渊源、有传承、有技法。

它最多被笼统地归入社会摇,一个从土味竖屏当今世界里长出来的模因。

农民工版科目三/bilibili@淮安大龙

“有种吃垃圾食品的感觉”“网里网气的”“能让科目三离开我的生活吗”……

批评之声越来越多,这红极而衰,是一切互联网热梗的宿命。

不少人厌恶到看见科目三就想划走的程度,可是划走之后,还有下一个。

大数据倾倒下手里的弹珠,科目三“哗啦”滚向了全站,以不可预测的方向,蹦进众多领域,以及从Q1518A土味音频的网民眼里,他们除了感到莫名其妙,还觉得备受打扰。

既然人人都讨厌,那么到底谁是它真正的受众?这颗星球上,究竟有哪些角落在多次重复播放着《一笑江湖》?哪个群体在不厌其烦地摇摆?

又是谁把它送上文艺晚会T台?

秦昊的扭胯经典永流传/《青红》

精神小伙

是“泥做的蒙娜丽莎”

可以肯定的是,科目三的发源之地极其下沉。

舞姿受限于条件和窄小的竖屏,但科目三的场景却自由不拘,从甘蔗地、晒谷场,到村口超市、城北步行街

它是土味音频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没有造作的剧情,没有浮夸的台词,上来就是摇摆,倚靠朴素的背景,凭借剧烈节拍,重击网民的兴奋点。

深山里的社会摇/bilibili@乡村小明

这当然是俗的,音响劣质,服装落伍,不拘什么地方性,站到太阳底下就大摇大摆地跳。

但它又有一些草莽的活力,没有T台这回事,也没有任何鉴赏门槛,讲究的就是一个利落抖擞。

物质上粗糙,精神上高潮,给老旧的田园牧歌想像,蹚出一条当代迪斯科的野路子。

所以看笑话的人众多,点赞的人也不少,凡是与科目三相关的话题,点击率肉眼可见地上涨。

对跳科目三的博主来说,这都是明晃晃的关注。

埋头在田里忙活、困在火锅店里端茶倒水时,没人理会他们是否也想个性张扬,而一支科目三,以上万的点赞与评论,让他们当了至少几秒钟互联网关注的中心。

城北也需要文娱上的乐子/《江湖儿女》

跟风复制,在审美观上的恩典,却也是互联网百试百灵的妙法。

有流量就上,精致青年不屑为之,但对另一群人来说,是一次难得的畅快表达。

它立竿见影,千万个边缘的个体在同一个话题下聚拢,彼此认同,接力摇摆。

于是,科目三有了迟迟不灭的热度,它有大范围的精神小伙添砖加瓦,甚至衍生出了科目四,从崴脚走向了行云流水的高度。

不是剧场去不起,小镇有小镇自己的舞王和妲己。

比如@乡村小明,背靠着山野,把科目三跳到了国外的音频推荐流里。

在他的人生叙事中,短音频页面那高企的7317.8万个赞,就是他给沉重家庭负担的电子回音。

辍学、打工、回村发展,没有多么精致的谋生办法,就是戴着袖套给看客们跳个迈克尔·杰克逊和科目三,对跳着科目三的@乡村小明 来说,这已经是尽了力的优雅。

没正经上过艺术院校,那又如何?/bilibili@乡村小明

况且,排着队切割牛排、比着样摇晃红酒杯、在热门景点争相打卡的中产们,在多次重复和仿效这件事上,好像也并不能完全免俗。

反而是草根文化,有时候孕育着更加蓬勃的创新动力。

比如一年多以前,把社会摇的花手从昏暗的玉米地,甩到《星际穿越》电影里的@瑶生Y,就完成了一次具有艺术性的尝试。

他快速舞动的身体湮没在余晖里,留下著名的台词——

“摇摆吧,摇摆,痛斥那光的退缩。”

生活既然是旷野,那它的范围就不应该被单一的、主流的、高阶的标准框定。

在夕阳下快速摇摆/bilibili@瑶生Y

说回到开始的话题,T台鼓励创新,但也理应容得下一支草根现代舞。

它天生“不严肃”“不入流”“不高级”,却吸引无数不善跳舞的人们,在镜头前大胆地摆动身体、释放情绪。

热搜下的人们,在“雅”与“俗”的讨论之间左右拉锯,以证明科目三上台有多么荒谬,但雅俗标准通常是模糊又粗暴的。

退一步说,就算科目三被彻头彻尾地划入俗的阵营,但能让疲惫一年的人俗一次,也未尝不可。

审美观日趋多元,但一支大火的草根现代舞,自有其大众文化价值。

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,如果看电视节目遇到不喜欢的科目三,默默换台而不是轻言禁绝,或许就是这个细分年代最大的包容。

科目三上文艺晚会,你怎么看?

【言之有“礼”,天天赠刊】小编将从责任编辑选取1则走心留言,赠送2024年第3期《青年文摘》杂志1本~

责任编辑经授权风险提示《副主编》微信社会公众号(ID:new-weekly)。《副主编》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,以“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”为定位,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。从杂志到新媒体,《副主编》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、泪点与笑点。关注副主编微信社会公众号,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。官方微博@副主编。

▽ 点击阅读热门文章 ▽

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联合青年文摘,邀请您填写《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现状调研》问卷,请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进入。您的参与对于反映我国全民阅读现状十分重要。

xiangqing_quan_01.jpg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快通驾考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kuaitongjiakao.com/775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快通驾考.科一科四语音技巧讲解

科一科四技巧归类精准易懂,音画合璧强化记忆,只需要学习300个必考题即可帮您通过科一科四

Copyright © 2024 快通驾考 版权所有

公司名称:深圳快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
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新联社区爱南路482号101-D1 联系电话:17665320031